保定佛教转佛教在线北京讯 依然是招牌式的蓝色西装、蓝领带,依然是一二三四五滔滔不绝的演讲风格,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010年11月7日在北京大学发表题为《全球化世界中的机遇与挑战》的演讲。退去了政治家的外衣,布莱尔以一名天主教徒的身份告诉世人:跨信仰之间的和谐是推动未来全球化更和谐的一个关键。
布莱尔说,知道人们习惯从政治的角度看他,觉得听他讲宗教的作用很奇怪。但他确实认为宗教在平衡不同信仰、不同种族之间的人们和平共处具有重要作用。“和谐不仅存在于某一个社会,也存在于不同文明之间”。“每一种信仰都不应高于其他信仰,只有推动跨信仰之间的理解,才更有希望实现和平共处”。他此次参加的“北京论坛”也专辟哲学分论坛反思现实,讨论宗教应对精神饥荒的作用,认识到追求世界和谐的过程中需要多元价值观的共同繁荣。
布莱尔也承认,宗教信仰不是唯一源泉,“有人没有宗教信仰也同样悲天悯人”;宗教有时也有负面作用。但宗教能发挥“均衡”作用,提醒人们既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,也有对他人负责的义务。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环境保护,为了子孙后代,当代人必须付出努力。
布莱尔认为,让宗教走出神学与社会融合是发挥宗教应有作用的关键,“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信仰的人实现合作”,“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去驱动,才能推动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”。
布莱尔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英国东部小城长大,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和他不同肤色人时的那种惊诧;现在他十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中文,在游乐场中和周围信仰印度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的孩子一块玩耍,他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。由此可见,在全球化的趋势中,人们变得更开放、团结。
布莱尔说,21世纪的人们在享有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机遇的同时,也应该创造这个时代的原则和价值观。他乐于看到人类在面临巨大的挑战时都能充满希望地去应对。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孔子、老子等的哲学观点对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非常重要。
“人们常常因为一无所知而心生恐惧,又因为自以为是而固步自封,所以人会变得无知。” 布莱尔表示,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托尼?布莱尔信仰基金会此番与北大合作,将推动相关学术研究,今后还要将中东和亚洲的更多大学纳入进来。